混凝土澆搗后,之所以能逐漸凝結硬化,主要是因為水泥水化作用的結果,而水化作用則需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條件,因此為了保證混凝土有適宜的硬化條件,使其強度不斷增長,必須對混凝土進行養護。
一、基本要求
1、采用硅酸鹽水泥、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配置的混凝土,不應小于7天;采用其他品種的水泥時,養護時間應根據水泥性能確定。2、采用緩凝型外加劑、大摻量礦物摻合料配置的混凝土,不應少于14天。3、抗滲混凝土、強度等級C60及以上的混凝土,不應少于14天。5、地下室底層墻、柱和上部結構首層墻、柱,宜適當增加養護時間。6、混凝土強度達到1.2MPa之前,不得在其上踩踏、堆放物料、安裝模板及支架。7、同條件養護試件的養護條件應與實體結構部位養護條件相同,并應妥善保管;如放置在專用鋼筋焊接籠內,并上鎖。
二、混凝土養護方式、范圍及要求
1、養護方式:灑水養護
適用范圍:所有現澆混凝土工程或預制工程。
養護要求:灑水養護宜在混凝土裸露表面覆蓋麻袋或草簾后進行,也可以采用直接灑水、蓄水等養護方式,灑水養護應保證混凝土表面處于濕潤狀態;當天溫度低于5°C時,不宜采用灑水養護。覆蓋養護結束尚未達到養護時間要求時,可采用灑水養護方法直至養護結束。
2、養護方式:覆蓋養護
適用范圍:樓板、梁、筏板、墻柱、基礎大體積混凝土等現澆結構。
養護要求:覆蓋養護宜在混凝土裸露表面覆蓋塑料薄膜、塑料薄膜及麻袋、塑料薄膜及草簾進行,塑料薄膜應緊貼混凝土裸露表面,塑料薄膜內應保持凝結水;覆蓋物應嚴密,覆蓋物的層數應按施工方案確定;基礎大體積混凝土裸露表面應采用覆蓋養護方法,當混凝土澆筑體表面以內40-100mm位置的溫度與環境溫度的差值小于25°C時,可結束覆蓋養護。
3、養護方式:噴涂養護
適用范圍:墻、柱及預制工程等構件。
養護要求:應在混凝土裸露表面噴涂覆蓋致密的養護劑進行養護;養護劑應均勻噴涂在結構構件表面,不得漏噴,養護劑應有可靠的保濕效果,保濕效果應通過試驗檢驗;養護劑使用方法應符合產品說明書的有關要求。
三、冬期混凝土養護測溫要求
1、混凝土養護期間的溫度測量規定:
(1)受凍臨界強度之前應每隔4h~6h測量一次;
(3)大體積混凝土養護期間的溫度測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《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范》GB50496的相關規定。
2、冬期混凝土養護溫度的測量方法規定:
(1)測溫孔應編號,并應繪制測溫孔布置圖,現場應設置明顯標識。(2)測溫時,測溫元件應采取措施與外界氣溫隔離;測溫元件測量位置應處于結構表面下20mm處,留置在測溫孔內的時間不應少于3min。
(3)采用非加熱法養護時,測溫孔應設置在易于散熱的部位;采用加熱法養護時,應分別設置在離熱源不同的位置。
混凝土養護時間總結
1、普通混凝土
(1)對已澆筑的混凝土,應在混凝土終凝前(通常為混凝土澆筑完畢后的8~12h內)開始自然養護。(2)混凝土試件標準養護齡期為28d,檢測其抗壓強度。(3)混凝土澆筑完畢:① 12h內加以覆蓋并保濕養護。② 澆水養護的時間,對采用硅酸鹽水泥、普硅水泥、礦渣水泥拌制的混凝土,不得少于7d,對摻用緩凝型外加劑或有抗滲要求的,不得少于14d。
(4)整體面層施工后,養護時間不應少于7d,抗壓強度達到5MPa后方準上人行走。
2、防水混凝土
終凝后應立即進行養護,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。
3、后澆帶
1)應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后的12h內對混凝土加以覆蓋進行保濕養護。(2)后澆帶至少保留28d,并保持至少15d的濕潤養護。
(3)后澆帶的防水施工:① 兩側混凝土齡期應達到42d;② 養護時間不少于28d。
4、大體積混凝土
(1)大體積混凝土,保濕養護的持續時間不得少于14d。
(2)大體積混凝土:當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,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;當采用礦渣水泥,火山灰水泥養護時間不得少于21d;防水混凝土終凝后,應立即進行養護,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。
5、噴射混凝土
(1)噴射混凝土終凝后2h后養護,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。
(2)氣溫低于5℃時,不得噴水養護。